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Thoughts and Notes on the Commonsense Collection Games (I)

The "Test Your Unspoken Consensus" Game

The interface of our facebook application has been evolved several generation. I find this evolution fairly promising that, the barriers against one's access to the history of others or his/her own activities have been broken down -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in turn fostered the bonds between different users and made them stronger and stronger. Now, as a user, you're not only allowed to browse historical records such as the number of questions you've asked, the matched answers that you share with any other particular user, or the answers to each of your questions that other participants provided. What's even better - despite the fact that you may not have noticed this implicit improvement - you get to fill the blanks and complete all the half-pairs (i.e. questions or answers) via interfaces that require almost the least amount of interface steps, for example, as simple as making a "Yes-No" selection.

The whole usage experience becomes, as all the channels for social interactions become wide open, a fluent flow of flying amongst the clouds of users and their activity histories.

Looking at the now-enjoyable interface and fairly active social engagement, I started to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 Why are people coming to this application and why are they staying here? They may want to meet other people, to join a new community, to have fun, or to feel surprised by the unexpected answers, social links, new faces, find their past activities.... whichever answer it may be, to me it seems always true that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building some kind of connection or handshake with other people, by the magical answer-answer match.

To clarify how the "right" interaction mechanism that equips or even encourages this handshaking activity should be and why, maybe it is time for us to think about the below elements/issues:
  • Input strategy
    Of what sorts should the input methods be? Why do we choose these types? What about other possibilities?
  • Historical record display
    Why are we showing them the records? What should we show and what shouldn't we show?
  • Instant/asynchronous feedback
    "For this question, there are three other users that share the same answer with you"; "You have two matches with this user. Keep going!".....There are endless information to be responded to the users as they type things into the application. Do we respond to them instantly? Or do we respond to them asynchronously?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s it important in any way?
  • Anything else...?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these questions not only because we want to make whole environment enjoyable, but, more importantly, we need to collect data while they are immersed in the activity. From the experience we've gained up to now,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social website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human computation, because there's a need for it. That is, people need it - at least to certain degree. Many users log on because they need to find topics to talk about or gain opportunities to get engaged with each other, or even more sadly, to get rid of the desperation of loneliness. I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human computation mechanism that, somehow it solves the users' own problems while they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is, ironically, useful. In other words, if we build a better environment that they like better, we get more or even better information that we want. As they meet other people and build communities and even foster their own "culture" particular to each of these communities, the games or applications in turn bring them back certain degree of "belongingness". That's said, the whole mechanism becomes mutually beneficial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application developers, the virtuous circle appears as the application developers provide more fun and enjoyable environment for social engagement, and the participants come and stay and get more and more engaged.

延伸閱讀

Tuesday, October 28, 2008

不老騎士Go Grandriders 11/2 PM2:00 @ 信義誠品6F


這是一個關於二十個80歲以上的爺爺奶奶騎摩托車環島、完成夢想的故事。這個禮拜天(11/2)下午2:00在信義誠品6F的放映廳,是2008搶鮮版首播的台北場 (導演華天灝現在正在進行完整的長片剪接工作中,預計明年春天會帶給大家更不同的感動),歡迎大家帶自己家裡的長輩來欣賞,一起拾起勇氣跟希望。

不老騎士紀錄片官方網站
http://www.hondao.org.tw/Grandriders/index.htm

挑戰八十超越千里 環台活動網站
http://www.hondao.org.tw/motor_taiwan/index.htm

不老騎士 生命紀錄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ondao

延伸閱讀

Monday, October 27, 2008

《轉錄》無能政府與無恥政黨

這篇讀到後來,其實我個人覺得也許《無能與無恥》更適合做為這篇的主題,最後兩段引用的話更發人深省....(聯合新聞網2008-10-27)

【尤克強/交大策略發展辦公室執行長(台北市)】

為了做一名盡職的社會觀察者,我在上個周六自願走在一○二五的遊行行列中,「人在現場」冷靜地聽、默默地看,而且走的是阿扁領軍的第一大隊。

我固然看到了一些個人所不樂見的現象,譬如「綠卡馬英九」就是昧於事實,「二二八教訓」也有挑動歷史仇恨的嫌疑,而貪腐的阿扁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就更不符合社會正義了。

但是就活動整體效果而言,我認為民進黨在這個時機主辦的「反黑心、顧台灣」活動算是很成功的。

首先,就是沒有發生民眾所痛恨的暴力事件,其次是阿扁遵守承諾沒有公開發言;第三是自動參加的民眾人數眾多,釋放了足夠的訊息給執政當局;最後是蔡英文主席開始建立自己的領導威信,成功地宣示民進黨的力量。

而執政的國民黨如果懂得善用這次活動的訴求,說不定還能增加兩岸談判的籌碼,人民很高興看到總統府對這次活動也有了「會深切檢討、全力以赴,作必要改革」的正面回應。

我樂於見到這次遊行活動的成功,是因為真正的民主政治需要一個能發揮力量的在野黨,才不會變成一黨獨大—沒有制衡的權力就是最快腐化的溫床。如果在野黨的力量太小,它反而更容易走向如街頭暴力那樣不理性的極端,那可就不是百姓之福了。

遊行晚間雷射光投射在總統府上的「無能」兩個大字,應該給了馬總統足夠的警惕:執政團隊至今總是予人「溫吞無能」的印象,台灣民眾所期待的不再是一個自甘「退居第二線」的總統,而是一個有能力和魄力帶領大家度過難關的勇者。

我想引用泰戈爾《漂鳥集》中的兩句話送給「老是怕犯錯」的馬總統:

「如果你因為害怕犯錯而把門關上,你也把真理關在門外了。」

「真理是從包含錯誤的渠道中流出來的。」

絕對的權力必然造成絕對的腐化,民主政治永遠需要一個「以挑戰不合理的威權自許」的在野黨。我因此也很希望蔡英文主席能夠借由這次成功的活動,肩負起帶領民進黨繼續前進的重任。隨著阿扁貪腐的罪證愈來愈多,蔡主席應當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適時和阿扁作明確的切割。這樣做可能會遭來一時之痛,卻是徹底拯救了民進黨的靈魂,讓民進黨可以浴火重生。

我也想引用紀伯倫《沙與沫》中的一段詩格言送給蔡主席:

「曾經有七次我藐視過自己的靈魂:第一次是它有機會提升,而懦弱不前;第二次是它在瘸子前頭,而刻意跛行;第三次是它面臨困難,而選擇安逸;第四次是當它犯了錯,卻自我安慰別人也犯了錯;第五次是當它忍耐缺點,卻把耐性視為優點;第六次是當它嫌惡醜陋,卻不知那也是自己的一面;第七次是當它高唱頌歌,卻認定那是一種美德。」

畢竟馬政府上台後的施政表現,確實是受到了國際形勢很大的影響,被老百姓罵為「無能」,也有莫可奈何之處。

然而蔡主席如果一直不肯明確表態,繼續曖昧地和貪腐的阿扁綁在一起,可以說是拿民進黨的靈魂當作籌碼,稍有不慎,就會替民進黨貼上「無恥」的標籤。

屆時「無能與無恥孰輕孰重?」社會自然會有公論,可能就不是蔡主席所樂見的了。


延伸閱讀

Friday, October 24, 2008

Gorillaz - Feel Good Inc.


其實我覺得,這個music video把這首歌的張力弱化了,畢竟在認識Gorillaz的動畫MV風格之前,我對他們唯一的印象就是那個帶有恐怖色彩的笑聲 (which is the best part of them that I really enjoy)——總覺得這首歌的MV應該要陰森邪惡到不行才對,但這動畫未免有點夢幻甚至可愛。現在如果先從頭到尾聽一次不要看MV,然後再來看一次,好像就會覺得畫面把人整個帶走了,而非烘托、彰顯音樂的精神..你覺得呢?

延伸閱讀

《轉錄》Scott Brown on Facebook Friendonomics


Thanks to Facebook, I never lose touch with anyone. And that, my Friend, is a problem.

這篇吐槽facebook的文章,完全寫出我這個近乎obsessed的病患的徵兆,哈!真的讓人拍案叫絕,拍案叫絕。(Wired Magazine 2008-10-20)

Hey, want to be my friend? It's more than possible; it's probable. Hell, we may already be friends—I haven't checked my email in a few minutes. And once we are, we will be, as they say, 4-eva. A perusal of my Facebook Friend roster reveals that I, a medium-social individual of only middling lifetime popularity, have never lost a friend. They're all there: elementary school friends, high school friends, college friends, work friends, friends of friends, friends of ex-girlfriends—the constellation of familiar faces crowds my Friendbox like medals on Mussolini's chest. I'm Friend-rich—at least onscreen. I've never lost touch with anyone, it seems. What I've lost is the right to lose touch. This says less about my innate lovability, I think, than about the current inflated state of Friendonomics.

Think of it as the Long Tail of Friendship—in the age of queue-able social priorities, Twitter-able status updates, and amaranthine cloud memory, keeping friends requires almost no effort at all. We have achieved Infinite Friendspace, which means we need never drift from old pals nor feel the poignant tug of passive friend-loss. It also means that even the flimsiest of attachments—the chance convention buddy, the cube-mate from the '90s, the bar-napkin hookup—will be preserved, in perpetuity, under the flattering, flattening banner of "Friend." (Sure, you can rank and categorize them to your heart's content, but who'd be callous enough to actually categorize a hookup under "Hookup"?)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is Infinite Friendspace is an unalloyed good. But while this plays nicely into our sentimental ideal of lifelong friendship, it's having at least three catastrophic effects. First, it encourages hoarding. We squirrel away Friends the way our grandparents used to save nickels—obsessively, desperately, as if we'll run out of them some day. (Of course, they lived through the Depression. And we lived through—what, exactly? Middle school? 90210? The Electric Slide?) Humans are natural pack rats, and given the chance we'll stockpile anything of nominal value. Friends are the currency of the socially networked world; therefore, it follows that more equals better. But the more Friends you have, the less they're worth—and, more to the point, the less human they are. People become mere collectibles, like Garbage Pail Kids. And call me a buzz kill, but I don't want to be anyone's Potty Scotty.

Second, Friending has subsumed the ol' Rolodex. Granted, it's often convenient to have all of your contacts under one roof. But the great thing about the Rolodex was that it never talked back, it didn't throw virtual octopi or make you take movie quizzes, and it never, ever poked you. The Rolodex just sat there. It was all business.

Third, and most grave, we've lost our right to lose touch. "A friend may well be reckoned the masterpiece of Nature," Emerson wrote, not bothering to add, "and like most things natural, friendship is biodegradable." We scrawl "Friends Forever" in yearbooks, but we quietly realize, with relief, that some bonds are meant to be shed, like snakeskin or a Showtime subscription. It's nature's way of allowing you to change, adapt, evolve, or devolve as you wish—and freeing you from the exhaustion of multifront friend maintenance. Fine, you can "Remove Friend," but what kind of asshole actually does that? Deletion is scary—and, we're told, unnecessary in the Petabyte Age. That's what made good old-fashioned losing touch so wonderful—friendships, like long-forgotten photos and mixtapes, would distort and slowly whistle into oblivion, quite naturally, nothing personal. It was sweet and sad and, though you'd rarely admit it, necessary.

And maybe that's the answer: A Facebook app we'll call the Fade Utility. Untended Friends would gradually display a sepia cast on the picture, a blurring of the neglected profile—perhaps a coffee stain might appear on it or an unrelated phone number or grocery list. The individual's status updates might fade and get smaller. The user may then choose to notice and reach out to the person in some meaningful way—no pokes! Or they might pretend not to notice. Without making a choice, they could simply let that person go. Would that really be so awful?

I realize that I may lose a few Friends by saying this. I invite them to remove me. Though I think they'll find it harder than they imagine. I've never lost a Friend, you see, and I'm starting to worry I never will.

Email scott_brown@wired.com.



延伸閱讀

《轉錄》新聞局將與教育部協調在中小學教授電影課程

「電影文化要從基本做起。」I just can't agree more.

還好我們起碼有一個對的新聞局長。

行政院新聞局電影處處長陳志寬今天在巴黎表示,將通盤與教育部溝通協調,在中小學教授電影課程,讓所有民眾重視電影教育,培養對電影的文化興趣。(中央社記者蔡筱穎巴黎二十三日專電)

陳志寬與台灣電影放映業者代表六人,應法國在台協會邀請於十九日到二十四日來法國考察數位放映技術及法國電影發展情形,在了解法國政府對電影的各方面的政策支持,陳志寬不禁有感而發。

「電影文化要從基本做起」,陳志寬說,法國從中小學就開始了電影教育課程,電影院裡更常看到老師帶學生去看電影,教育部對學校老師帶學生去看電影的票價也補助一半,這些培養未來電影觀眾的制度,非常值得台灣借鏡。

法國在台協會邀請的數位電影放映設備考察團,可說是業界的第一次,雖然主要是以考察數位電影放映設備為主,但是業者在了解到法國政府對電影的支持,以及制度上有門票、DVD及部分電視廣告收入納為電影補助基金,來全面扶植法國電影,都感到非常的驚訝。

新光影城電影事業部的羅敏妏就表示,這次的考察讓業者看到法國對文化的態度,而對電影環境生態有審慎思考的反省機會,因為台灣戲院業者只以利益和票房為最大考量,從來不會想要對文化有所貢獻,也沒有想到電影院有的社會意義和責任。

例如,因應星期三學校不上課電影的新片上映都選在週三,而不像台灣是選在週末要到臨的週五上新片,而法國影院放映影片非常多樣性,不像台灣會被片商綁架,放映藝術電影也有政府的補助,這些補助是要做得更好,而不像台灣是削價競爭。

對於此行考察數位電影放映設備的主要目的,團員都體會到這是未來趨勢,在經濟、環保和人力上,都必須儘快讓設備升級。

延伸閱讀

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德布西&拉威爾

既然喜歡的畫都po上來了,古典音樂也順便來一下(ㄟ...我是外行啦,不確定這算不算是100%「古典」)。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兩個鋼琴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跟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 1875-1937),都是屬於印象派的音樂家。

拉威爾的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No.1前奏曲
德布西的月光(Clair de lune)

延伸閱讀

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3-1610)


卡拉瓦喬的畫是美術課本裡永遠不會出現的東西,因為太血腥。這張是聖彼德被釘上十字架 (The Crucifixion of St. Peter),完成於1601年。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我轉錄這張圖的出處

延伸閱讀

Ninagawa Mika


感謝來自英國AA的Sissi的推薦,Ninagawa Mika 的東西真的讓人驚豔。喜歡色彩鮮豔的Fashion/Photography/Film的人一定要看看。

延伸閱讀

好書推薦 ─ 《神思陌路:葉錦添的創意美學》


















"這是一個沒有根底的錯亂時代。整個亞洲都在經歷一個從西化回到東方特色的反轉過程,卻發現已經找不到回歸的路了..."

"...人們對圖像總會想找到另一個更奴性的解釋──文字。於是我深切意識到,文字與圖像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交流狀態,文字阻隔了更深入圖像的交流可能,文字卻可以過濾不必要的臆測"......

我才看了不到一半,就很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會來這個blog光顧的大家。在第一個chapter裡,身為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得主的葉錦添用他獨特的東方美學思想家口吻,解構影像和文字在意念傳達上的不同角色,給我很多想法和邏輯上的衝擊。在Media Lab的兩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怎樣透過利用文字對於影片/圖像的描述,讓電腦可以用我們手上的工具去做事件或情緒的類比、推衍、聯想。這中間所有的處理都是基於文字本身的邏輯,完完全全忽略了光影和色彩的變化在意念上、在人的感受上所能帶來的影響:是可以極為劇烈、甚至同時細膩的。憑藉著葉錦添的這雙眼睛,我的左右腦像是被徹底翻轉,是令人痛快的顛覆。

我同時偏愛他的「難以歸類」(他個人的領域),對於我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的念頭,給了很多支持。

Take a look at its description at 博客來網路書店

延伸閱讀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轉錄》解開百年謎團 搶救2,600萬人的記憶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會站在十字路口,卻找不到回家的路。你看著最愛的人,卻再也想不起他的名字?

這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俗稱老年失智症、老年癡呆症的標準病徵。在全球,已有二千六百萬人得到此病。超過六十五歲者,罹患此病的比率約五%到一○%;超過八十五歲者患病機率則高達五○%。

可怕的是,這個已經存在人類歷史超過一百年的病症,至今,找不出確切病因、無藥可醫,遑論預防。即便美國前總統雷根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面臨阿茲海默症時,也只能眼睜睜的讓病魔,將他們腦袋裡的記憶,無情的啃食。

「至今,大家都仍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治療的方式,」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說。

「但她的研究,給了大家一道曙光,」中研院研究員沈哲鯤博士說。(商業週刊2008-09-17)

她,就是蔡立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靠著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成為今年中研院院士選舉中,最高票與最年輕的女院士。她的研究,讓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大量刊載。

過去,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多只停留在腦中「老人斑」的形成上,但是蔡立慧卻找到了另一個可能的病因。當大家都以為,一旦人患病之後,記憶一旦消失,就不會再回來,蔡立慧卻提出了,記憶可能再恢復的證據,也就是,阿茲海默症是可能被治癒的。

「我就是ambitious(野心,雄心壯志),你也可以說很tough(強韌)。」外表看來溫柔的蔡立慧,在越洋電話裡這樣形容她自己。她沒有誇張,「你看她的研究,就會知道她很聰明。還有,根本天不怕,地不怕,」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說。

「我很希望我的研究可以救人,去改變世界。」中興大學獸醫系畢業後,蔡立慧到國外求學。「直到看到很多不同的人後,我才開始想,我是怎樣的人,到底喜歡做什麼?」最後,喜歡深入問題找答案的她選擇了研究之路。

「我就是雄心壯志!」 從分子生物學切入,大膽另闢蹊徑

當 時,碩士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攻讀病毒學的她,一開始也是跟著老師做癌症研究。而有關癌症研究的發現越來越多,只要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她可以很快就有 新的進展。不過,她卻把眼光轉至大腦神經的研究,尤其是阿茲海默症領域,「當時幾乎很多人都是做病理研究,」主要是觀察阿茲海默症發生後的大腦變化,卻少 有人能解釋出,為何而來。

「在這個領域,有太多問題無法獲得解答。」蔡立慧想要以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切入,從細胞的變化形成去找出原因。

她 的大膽,從這裡看得出。先不談大腦領域有太多未知黑洞,很可能終其一生的研究,最後都石沉大海。她要從分子生物學領域,跳到大腦神經領域,「這代表你要非 常大量的學習,」沈哲鯤說。從大腦如何形成、神經如何發育、神經系統如何控制行為,還有各種大腦疾病的病理,對她而言,都是新學問。

即便學完之後,「人類約有三萬二千個基因數,每個基因也不只一個細胞分子,」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簡正鼎形容。她要分辨出影響阿茲海默症的分子,如同大海撈針的困難。

重重關卡在她眼前。她卻說:「越難,越有趣」。

「我每天就是在一點一點的解開疑惑,」蔡立慧說。當時,她發現以前研究癌症領域時,專注觀察的一個名為CDK5的蛋白質,在大腦神經元發育過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同時,又有人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裡頭,似乎有比較多名為P25的蛋白質。這中間到底有沒有關連性?

「我就是都去試,不停的試,」一九九九年,蔡立慧研究團隊一篇登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震驚學界。她發現,人的腦細胞裡有一種P35蛋白質,如果分裂成 為P10與P25的蛋白質後,P25若失去控制,就會活化名為CDK5的蛋白質。最後,細胞骨架裡的主要成分Tau會被磷酸化,造成我們所看見,阿茲海默 症患者大腦X光圖中的神經纖維化情形。

「這等於是給了阿茲海默症病因,第二個解釋。」沈哲鯤分析,過去幾十年,大家認為阿茲海默症是,類澱粉樣蛋白在大腦皮質及海馬迴中過度分泌而大量沉積,導致神經元傷害,所以產生老人斑塊和神經纏結。但現在,蔡立慧的研究找到另一條路徑,並讓致病的源頭更清楚。

但 一開始,蔡立慧的發現,備受批評。「其他科學家覺得怎麼會是一個從另一個領域的年輕人做的,會去質疑研究過程的嚴謹。」「我那時也無法諒解,他們怎麼這樣 (說),」蔡立慧原本冷靜的語氣忽然有點高昂。後來呢?「我覺得結果會證明一切,重點是,我的研究對病人有沒有幫助,我不能去管別人。」

直到二○○四年,其他人開始大量研究,印證了蔡立慧的說法。

五年時間,孤單中,蔡立慧仍執意前行。

「每一天都很緊張」  發現記憶能恢復,但離造福世人還很遠

二○○七年五月。蔡立慧的研究團隊在《自然》發表了另一個發現。她直指,從動物研究中發現,患了阿茲海默症的老鼠,仍可能透過環境和藥物的刺激,找回記憶。

她 替小老鼠進行基因改造,把會引起阿茲海默症的蛋白P25,改為可以人為控制啟動或是關閉。結果發現,小老鼠在P25關閉的時候,可以順利避開電以及通過迷 宮,找到食物;一旦啟動P25之後,就會慢慢忘記這些技能。但是,當研究人員去塑造一個快樂的遊戲環境給小老鼠,或者是投入一種名為HDAC的抑制劑時, 原本失去記憶的小老鼠,不僅記憶回來了,還會比以前學得更快、更好。

「這代表人的記憶沒有真正消失,只是連接這些記憶的神經通道被阻住了。」「這就像長途電話線,有時會斷訊或聽不清楚,」但通路仍在,只要打開開關。蔡立慧認為,阿茲海默症的病人,是可能恢復理智的。

蔡立慧不知道這個研究結果到臨床實驗,最後化為藥物來治療病人,到底還需要多久時間。學界看她眼前的路還很漫長,「有找到另一個pathway(通道)當然很好,但,都是要走到最後(藥物能在人體證明療效)才算數,」台大神經科醫師邱銘章說。

「我 只能加快我的速度往前走。」「我每一天都很nervous(緊張),都在想,如何能做出更好的實驗。」從一九九四年投入至今,十四年的時間,她從門外漢成 為腦神經學專家。「這要有很強的意志與企圖才做得到,」薛一蘋說。她指的,不只是學術的關卡,還有性別與華裔身分。

「我沒有特別去注意性別的事情,我就是埋頭做,做到後來抬頭(看),好像真的很少女的(科學家)。」每天工作至少十二個小時。「我女兒,很小就到實驗室裡看我工作,」蔡立慧說。

「不會覺得辛苦與犧牲太多?」記者問。

「怎 麼會?」「我對記憶,真的很有興趣。記憶為何會消失,為何會形成,為何人常會忘掉眼前的事,但卻對童年記憶念念不忘?」她又開心說起,之前她進行的一項研 究︱︱如何靠控制CDK5,去消除人的恐懼記憶。如果成功,那麼從伊拉克戰爭歸來,或因重大傷痛事件所苦的人,或許就藉由藥物,獲得解脫。

「那天,外婆忘了回家的路」 不畏艱難,只因她忘不了那失落的臉

為何能對研究記憶這件事情,執著至此?她怎麼會相信,自己就能解開這個千年來沒人解開的謎團?

好強的蔡立慧,最後說了一個很柔軟的故事。

「那時候我才三歲。我一出生,我爸媽就讓我住在基隆,跟外婆一起住。她會帶我去菜市場,買菜啊,一起吃麵,然後有時候會坐公車、去醫院。結果那一天,站在 馬路上,她忽然看著我,然後問我,我們該怎麼回家?」「那個表情,到現在我還記得……(停頓一下),就是很失落,我知道她是真的不認得,真的不認得,最 後,是我牽著她回家的,」「到後來,我們才知道,那就是阿茲海默症……。」

「我一直以為我忘掉了,但,其實沒有。」

每當蔡立慧研究遇到瓶頸與挫折時,她常常會想到,那時外婆的表情。

就這樣,四十五年前一個傷痛的記憶,被當年的小女孩化為力量。她無法替已經去世的外婆找回記憶,但只要再努力點、更堅強點,或許有一天,就能替兩千多萬人,把暫時按上「off(關閉)」的記憶開關,重新打開來。

小檔案 _ 蔡立慧

成立:民國49年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病毒學博士、威斯康辛大學分子生物碩士、中興大學獸醫系
經歷: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系教授
現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與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延伸閱讀

《轉錄》台灣自豪的是民主風度 不是拳頭

有不同意見,陳情、請願、抗議都是民主常態,但是,因為有不同意見而出手打人,是絕對無法容忍的事。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來台參與學術會議,一路行來屢遭嗆聲,他自我解嘲是台灣民眾給他「特別熱情的歡迎」,遭嗆者都能以如此心情面對台灣民眾的不滿情緒,很遺憾的,民進黨地方民代竟煽動支持者如影隨形地抗議,甚至囂張到動手打人,躍上公務車踐踏洩憤;民進黨中央公職更以尖刻的言詞指來者是「敵」,如此行為已經算是客氣的了。沒想到,台灣民主走到今天,執政過的民進黨人,還能如此理直氣壯地自認打人有理。(中國時報社論2008-10-22)

 民進黨從創黨伊始,最痛恨被批評是「暴力黨」,我們也不相信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個別事件」就是民進黨的本質,然而,這些反覆發生的事端,從不見民進黨領導階層有效約束,甚至縱容公職激化民眾情緒,以攫取一己一黨之政治利益,尤其一○二五遊行在即,作為政黨的領導者,豈容社會仇恨情緒因為這些無恥政客的政治動機,一再渲染、擴散?

 說來諷刺,張銘清遭毆的地點是在全台首學的府城台南孔廟前,孔子教化為何物?打架紛亂的同時,正有一隊小學生魚貫進入參觀,嚇得孩子們左閃右躲,民進黨人想過沒有,這是什麼扭曲的教育示範?民主講究的是數人頭,不是出拳頭,執政八年了的民進黨,難道還學不會民主的真義嗎?台灣面對偌大一個中國大陸,優勢從來不是拳頭比別人大,相反的,台灣的優勢就是「民主」二字,民主的深層意涵是「文明」二字,什麼時候富而好禮的台灣社會,會以出拳打人取勝?

 民進黨對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有強烈反彈,大可在立法院、甚至街頭遊行,衝著馬政府嗆聲,拿來台參加學術會議的張銘清當沙包,不是莫名其妙嗎?除了彰顯民進黨人的粗魯,還能達到任何目的嗎?把台灣民主、台灣形象踩在腳底下的無禮無文行徑,能叫愛台灣嗎?

 民進黨中央公職面對基層激昂失控的行為,無力阻止,竟還認為對方是「敵」,打人的行為「算是客氣」的了。大陸是不是「敵」,或許台灣社會中還有若干不同見解,但是,不要忘了,兩國交戰還有不斬來使的規矩,遑論海峽兩岸已經和解多年,兩岸在國際外交場域的競爭,用的也是文明人的方法,即使民進黨執政,搞出烽火外交,用的也是鈔票而非大炮。更不要忘了,兩岸的冰融氣氛已成,五二○之後,民進黨籍的雲林縣長蘇治芬還登陸推銷台灣水果,不要說對方待蘇縣長為上賓,至少客客氣氣,沒拿出拳頭唬人。

 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是快是慢,政商界和基層社會,或有不同見解,但是兩岸交流早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甫辭世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過世前,最遺憾的就是兩岸交流速度,遠遠在企業競逐世界競爭力之後。若非前總統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台灣產業發展或已進入新的里程碑,兩岸交流從李登輝執政後期到陳水扁執政八年,足足停滯了十數年之久,這十多年來,兩岸民間互通的腳步卻從來沒停過,馬政府就任以來,做的是政策鬆綁,即使馬政府不做,民間也不會拖延等待,只是讓政府管理機制更難上正軌,難不成,民進黨人真要兩岸人民互為敵人嗎?尤其是,當社會普遍期待開放大陸觀光客能更有效提振台灣經濟之際,民進黨激進支持者的待客之道,不是嚇跑台灣觀光的客人,而是嚇跑台灣經濟復甦的可能契機。

 已有執政八年經驗的民進黨到底深刻檢討過沒有?貪汙和無止盡的族群動員,正是台灣社會最厭惡而唾棄民進黨的主因,過去八年,因為扁政府的操作,讓社會仇恨升高到難以彌平;扁政府下台了,卻還讓陳水扁為了扁家弊案解套,擴大深綠動員,激化對立情緒,硬生生摧毀一個曾經深受民眾期待的本土政黨的本質,民進黨卻還無知無覺地陷入打架政黨的惡性循環。

 八年多前,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靠得並不是拳頭,而是理念;民進黨如今失去政權,難道連理念都喪失了嗎?失志者必須奮勵圖強,如果民進黨還想重新站起來再出發,請記得:台灣,已經是一個文明社會,拳頭打不出道理,仇恨情緒不可放任蔓延,請回到那個曾經被人們深切期待、講理的民進黨。

延伸閱讀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轉錄》金融海嘯 馬克思主義鹹魚翻生

據英國《泰晤士報》廿日報導,在這波全球金融危機,資本主義摔得灰頭土臉,反倒倡導共產主義的馬克思重新引起世人重視,而他批判資本主義的《資本論》(Das Kapital)似也鹹魚翻生,再度走紅。馬克思重新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他早就警告說,以剝削為本的資本主義終將自我摧毀。(中國時報2008-10-21)

 《資本論》是部大部頭著作,內容艱澀,過去擺在書店裡多半乏人問津,最近幾個月卻變成了暢銷書,許多在這波金融危機中蒙受慘重損失的投資人買了《資本論》回去研讀,想要從中找出資本主義失敗的根源。

 信用擴張 資本主義崩潰

 馬克思主義學者曼德爾說,信用過度擴張使資本體系得以銷售更多的商品,其額度甚至超過現行生產創造的所得加上過去儲蓄的總值,但到頭來債務必須償還,且由於債務不能透過擴大的生產和收入自動償還,資本主義勢必崩潰。

 馬克思的這番論調似乎頗能獲得現代讀者的認同。重新將馬克思著作整理出版的柏林狄耶茲出版社老闆許川福說,現在有批新世代讀者,他們受到金融危機的驚嚇,從而體認到新自由主義只是虛幻夢想。他並宣稱,馬克思會再度流行。

 資本論走紅 教宗也讚揚

 這話可能不算誇張。日前法國總統薩科奇被人看到在翻閱馬克思的著作;德國財政部長史坦布魯克最近承認,馬克思某些思想真不壞。英國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斯上月給予馬克思正面評價;就連教宗本篤十六世也對主張無神論的馬克思說了些好話,讚揚馬克思有「絕佳的分析技巧」。

 不但如此,馬克思家鄉特里爾(Trier)的觀光客近來也遽增,今年到現在已有四萬人。當地馬克思紀念館館長伯威爾說,好多次他聽到遊客在交談時佩服的表示,「這個人的想法是對的」。還有電影導演計畫將《資本論》拍成電影。

 國家銀行救市 猶如先知

 早在一九四八年出版的《共產主義者宣言》中,馬克思列出實現共產主義的十大步驟,其中第五步驟是「透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中」。今天西方國家拯救金融的手段,與此一步驟似乎有些類似?

延伸閱讀

《轉錄》永康巷弄畫廊多 人文生活味


台北市永康街、潮州街一帶,不但已成為一個新的生活休憩區塊,近來更形成新藝術區域,聚集了不少新興藝術空間與畫廊。有別於運作已久、強調國際性與前衛的大型畫廊,永康區域這些畫廊規模多屬小型複合,室內空間不大,也沒有一般畫廊高檔、菁英主義的派頭,隱身在巷弄內,強調的是種生活性的人文氣味。(中國時報2008-10-21)

 這個區域裡的畫廊,最早是四年成立的「一票人票畫空間」,今年四月後又有「六號星球」、「東家畫廊」和「一二八生活空間」等陸續成立。

 這些畫廊以現代與當代藝術為主,為過去素以民俗藝品、特色小吃著稱的永康街增添不少現代趣味。
 「我希望這一帶能變成像巴黎河左岸那樣。」「一票人票畫空間」聯絡人、水墨畫家彭康隆說。二○○四年底,他和十一位友人「一票人」出資,花了卅多萬頂下現在這個鄰近「昭和町文物市集區」的空間。

 展場宛如公寓客廳般大小,有處讓人泡茶聊天的榻榻米,僅兩、三面牆面可掛圖,相當迷你。誰也沒料到,而今變成永康街的資深畫廊。

 「這裡展出的不是市場的一線藝術家,而以年輕有潛力的藝術家為主。」彭康隆說,「所以這裡相對少了炒作的投資客,景氣好不好一樣賣畫。」

 今年八月,「一票人」鄰近又開了「東家畫廊」和「一二八生活空間」。有趣的是,由於規模小,九月三家畫廊聯手同步舉辦彭康隆個展。開幕當晚,眾多賓客在小巷內熟門熟路地穿梭串門子,好不熱鬧,這種場面在一般競爭激烈的畫廊界可謂少見。

 茶文化是永康街的另一特色,今年四月成立的「六號星球」是長年致力茶道的「人澹如菊茶書院」負責人李曙韻,在她經營的「別茶院」闢出的展覽空間。這位來自新加坡、嫁作台灣媳婦的女孩,將茶道與藝術相結合。

 「開闢這個藝術空間,起心動念是為茶書院的學生提供現代藝術的窗口。」開幕至今,「六號星球」舉辦過薄茵萍、葉竹盛的個展。

 李曙韻坦言,目前還在摸索未來走向,她並不希望「六號星球」變成刻板印象中畫廊。「這裡的優勢是與民眾相當親近。」永康街最吸引她的是,「這裡人文薈萃,可能性很大,你不知道何時會蹦出一個有趣的人。」

 「東家」的老闆張國權自己也是收藏家,因此展出作品包含他個人收藏,以及他引介的兩岸當代藝術。「一二八」的老闆又經營古董店,將老舊雜貨店改造成古樸風格的展出空間,舉辦過于彭的水墨、陳士侯的彩墨畫。

延伸閱讀

《轉錄》名雜誌人建議新加坡以台北與東京為師

「Monocle」雜誌創辦人布魯勒在建議新加坡要重新擠進Monocle評選「全球二十個最適合安居樂業的城市」排行榜時,提供了新加坡二十個思考方向,包括參考從未擠入上述排行榜的台北那種生氣蓬勃的街頭文化和市井以及意想不到的私密小巷和郊區文化。 (中國時報2008-10-20)

 向來積極爭取進入各項評比排行榜的新加坡去年在Monocle雜誌評選的「全球二十個最適合安居樂業的城市」排行榜中位居第十七名,和日本東京與京都,是榜上僅有的三個亞洲城市,但今年卻跌出榜外,新加坡國家發展部於是特別邀請布魯勒到新加坡提供建議。

 根據「聯合早報」今天報導,布魯勒在給新加坡二十個思考跳板的建議中,提到兩個亞洲城市值得參考,一個是在排行榜內的東京,另一個卻是從未擠入榜的台北。

 布魯勒說,雖然台北一直擠不進Monocle安居樂業城市的排行榜,但台北仍有許多新加坡可借鏡的地方,包括生氣蓬勃的街頭文化與市井,還有叫人意想不到的私密小巷和郊區文化。

 布魯勒指出,那種私密與生氣融會,發酵出一種非常獨特的台北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在提到東京時,布魯勒說,東京的三個M:地產開發商森稔建造的六本木之丘、鄰近的中城,還有三菱正計畫在東京火車站附近發展的大型設施,都是這種結合工作、生活和遊憩概念的設施,為當地注入生氣,也帶動當地經濟。

 布魯勒也舉了澳洲墨爾本把雅拉河結合城市景觀,創造驚艷量點的例子,建議新加坡可把河流融入城市生活。

 布魯勒其他建議還包括,發展為二十四小時的不夜城、世界級的公共廁所遠勝過蓋摩天輪、從日本人的馬桶學習發明一種其他城市找不到的「非常新加坡」物件、有獨特風味和融入城市休閒生活形態的農夫市場、打造世界級的購物商場、改造烏節路等。

 布魯勒表示,去年十一月,新加坡有線電視業者星和播放歌手閻韋玲音樂錄影帶廣告「傻孩子」,當局以其中有兩個女生接吻畫面渲染同性戀,處以禁播和罰款一萬新元(新台幣二十二萬餘元),讓新加坡跌出Monocle雜誌今年的最適合安居樂業城市排行榜。

 布魯勒說,新加坡如果要發展成一個創意都會,和其他國際大都會相提並論的話,就應該容忍擴展到其他族群的課題。


延伸閱讀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Contrast

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我們的政府才會有讓人覺得「還好有你在」的感覺...

蔡英文原來跟馬英九一樣讓人失望。

延伸閱讀

《轉錄》短評─小紅帽與大野狼

2008-10-14 中國時報 【中時小社論】
面對陳水扁一連串的強勢政治操作,民進黨中央的反應,軟弱得讓人難以置信。

大野狼已經把外婆吃掉了,小紅帽卻還渾然未覺。問題是,當發現假外婆露出利爪時,蔡英文能像童話裡的小紅帽一樣機智克敵嗎?  

黨主席蔡英文彷彿童話故事裡的小紅帽,形象清新又有理念,但鎮不住黨內的派系鬥爭及草莽悍將。陳水扁卻像陰狠多謀的大野狼,為了自保決意拖民進黨下水,而且已經成功製造黨內分裂,佔據主流上位。沈默的黨中央和不以為然的民進黨人士,在這場權力鬥爭中顯然落居下風,逐漸失去了議題主導權。  

地方黨部主管率眾到黨中央踢館,搞抗爭搞到自家廳堂上,民進黨中央的處理卻畏首畏尾,毫無維持起碼紀律的膽氣,遑論對是非公義的堅持。王拓講出了許多人的心聲,竟成為被追殺的對象,而黨中央宛如一群瑟縮寒蟬,坐視讓民進黨在選舉中慘敗的基本教義聲浪再度張牙舞爪。無力與扁切割的民進黨,似乎已經再度被陳水扁綁架了。  

由於民進黨祕書長王拓批評黨內流行情義相挺,把大是大非擺一邊。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慶林昨天率眾到黨中央抗議,爆發肢體衝突。叫罵拉扯的場面被電視新聞一再播送,民眾看了只能搖頭,不料民進黨中央事後卻只下令黨職幹部不能參與反扁挺扁活動或發言,並未對黃慶林作出黨紀處理。

延伸閱讀

《轉錄》克魯曼大讚英國佬 「全球經濟幸好還有布朗政府...」

2008-10-14
工商時報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暨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曼是本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他週一在其紐約時報的專欄中盛讚英國布朗政府以資金直接挹注銀行來拯救金融體系的做法,直接切入當前金融風暴的問題核心。

克魯曼指出,儘管英國政府在全球經濟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向來相對較輕,誰也不會認為英國會在因應這波金融風暴中扮演領導的角色。然而布朗政府卻是顯示出充分了解本次危機的核心所在,並且迅速採取行動,而這是其他西方國家政府所無法相比的。

克魯曼指出,此一危機的本質為何?基本上是房市泡沫破滅,造成所有購買房貸抵押資產的人損失慘重,進而導致許多金融機構負債過多,資金銳減,無法提供經濟所需的信貸。這些遭到麻煩的金融機構為了還債與增加資金,只有變賣資產,但是這又使得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更加傷害他們的財務體質。

應該如何因應此一危機?直接資助屋主,雖然是一個好法子,但是無助於防止問題貸款的擴大,而且在當前世人都陷入恐慌下,其效果也是緩不濟急。因此,真正該做的,也是過去金融危機爆發時多所採用的途徑,就是由政府直接對金融機構挹注資金換取股權,以解決他們資金不足的問題。

克魯曼指出,許多經濟學家都支持以這種注資的方式來因應危機,而且有消息人士告訴紐約時報,柏南克也贊同此一做法。然而美國財長鮑森卻是拒絕採用此一方式,反而是以7000億美元來購買金融機構的問題資產。

反觀英國政府則是直指問題核心,並且以驚人速度採取對策。克魯曼表示,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此一方法能否成功,但至少是直指問題所在。他在文章最後指出,全球經濟幸好還有英國首相布朗與其幕僚了解問題所在,而且他們也許已經為我們指出度過此一危機的路徑。

延伸閱讀

Sunday, October 05, 2008

Chinese Commonsense Knowledge Base


It is built by our team at the Intelligent Agents Group led by Prof. Jane Y.-J. Hsu. Although it is a small database right now, it growing vastly. I'll keep everyone posted!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