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3, 2008

找自己.不找工作

不知道是因為台北市人潮與鬧區的遷徙,還是年代/年紀的轉換,閒聊的空間不知不覺間已從台大週邊往信義計畫區移動了...連續兩天,雖然聊天的對象不同:從昔日總是交換不停意見的J、對後輩總是提攜不遺餘力的詹哥、到為了故宮從Boston移居到台北的日本室友S,話題似乎圍繞著類似的、對一些事情的觀察...

大概是這麼說的:台灣正在經歷一個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有越來越多人自我覺醒或者企圖自我覺醒,企圖發掘自身的價值、甚至使命,而不願意僅僅為了薪水這樣一個過於單純的理由,待在同一個或者同一類的公司裡"終老一生"。詹哥舉例說,成群的單車騎士與電影《練習曲》二者之間,練習曲只是個結果而不是原因。太多人騎單車環島,而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要去「找尋自己」,因為大部分都市裡長大的小孩和這個島嶼的整體空間並不曾有過完整甚至親密的接觸。就剛畢業或退伍的人而言,在不知去向而感到擔憂的同時,透過和這個島嶼建立更深刻的相互了解、去找到自己在這個社會乃至於整個世界該有或者可能有的位置,完全合理且有它的需要——旅行豈不是一個絕佳的尋找自己的方法?練習曲只是把這件事情講給更多其他人聽而已(雖然它當然也促成了更多人利用這種方法去找尋自己的觀後效應)。

而這群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傳統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大企業可能並不符合他們的需求,畢竟每個人都是多面向的,許多人甚至可能適合比較多元的工作方式;硬是要把一個蘿蔔塞到一個坑裡,對於個人在專長或者創意等許多方面來說,很可能都是一種扼殺。在注重創意的知識經濟體系裡,個人的異質性應該是被尊重同時欣賞的。有彈性的工作方式以及「受雇方式」,對於個人才能的發揮、工作效率與效果的提升、以及單位資本所帶來的回收而言,都有一定程度的正面意義。

講了這麼多這麼玄到底啥意思?簡單說,就是如果你覺得怎麼找工作好像找都不到適合或完美的工作,那麼如果你停下來、就別找了,只要想個辦法讓自己不要餓死,然後做些你覺得自己有興趣或者做得好的事情、也許未必是件壞事。因為你主動想做的、非雇主要求的那些事情,可能會因為它足夠的動機和獨特的創意,帶來了不是傳統以勞動量計籌能夠比擬的價值。沒有進到一家大家都聽過的大公司工作,天也不會塌下來。

這樣的工作模式要能work out,當然有一定的外在條件必須成立,譬如說傳統企業裡的分工,可能就要由社群來取代。J舉的好例子是紐約的藝術圈。想當一個藝術家可不能關起門來只做創作,整個產業裡的其他人你都得連起來(起碼要認識吧):從策展人、博物館或藝廊經營者、評論家、記者或雜誌編輯、拍賣會、買賣家、經理人、到藝術家自己。這些所有的人雖然不隸屬於同一家公司,他們的分工合作卻極其重要,缺一不可。電影圈的工作模式也是類似的概念。大家可能都未必來自同樣的公司,甚至全部是以個人為單位,以project-based的方式、每次根據性質重新組成團隊開始工作。從這些例子不難看出,對於這樣的創意人而言,networking相形之下就變得更重要。

可能到目前為止,大家都還不習慣這樣的工作模式發生在電影圈或藝術圈之外吧,總覺得越大的公司給人越多的安全感。但是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什麼嚴重的缺點(除了收入可能無法那麼穩定),畢竟我想就創意產業而言,若每次有新的project 需要的專才都不同,那麼養這麼多但是不確定每次都會用得上的創意人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可能會是個太大的負擔;對於個人而言,大公司能夠給的彈性跟空間,可能也會相對地低。台灣漸漸不得不走上「創意產業」這條路,是因為除了更多的創意跟好的品味之外,我們能夠拿來跟對岸競爭的、可能所剩不多。在此同時,創意人如果能做好心裡建設,應該更能容易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作為獨立工作者雖然很辛苦,它的彈性卻可能替自己所能產生的創意的品質與量、以及她可能帶來的價值,留下一條後路。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